为推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实现“门门课程有思政,人人肩上可育人”的目的,全力配合学校推进本科合格评估工作,经研究,决定举办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讲课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抓手,分类深挖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思政内涵,结合学校历史与专业定位,赓续特色基因,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二、参赛人员
每个基层教学组织认真遴选,推荐1-2名教师参赛。
三、参赛要求
(一)总体要求
课程思政讲课大赛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公共基础课注重融入科学精神和核心价值,专业课着重融入职业素养和使命担当,实践课侧重融入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充分体现出课程思政的特色和鲜活性。
(二)内容要求
1.参赛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深入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2.参赛内容须能真实反映教师本人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先进经验,且有利于后期开展学习和推广。
3.参赛内容必须是参赛教师个人原创作品,严禁照搬照抄,一经发现,取消该教师的参赛资格。
(三)比赛要求
学院拟定3月28日举行学院赛,请参赛教师认真准备。
每人讲课时间为15分钟。
四、材料提交
须提交讲课比赛课件、参赛人登记表(附件1)及教学设计表(附件2)。讲课课件、教学设计表(pdf格式)及参赛人登记表(pdf格式)均请按照“学院+课程名称+主讲人姓名”的格式进行命名,例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张某某”。
参赛资料发送给范赏老师
 
 
 
附件  1.参赛人登记表
2.首届课程思政讲课大赛教学设计表
3.评分标准
 
 
附件1
 
课程思政“讲课”比赛参赛人登记表
 
学院(公章):                       
 
注:每个学院(部)推荐1名教师参加学校决赛。
   
附件2
 
第二届课程思政讲课大赛教学设计表
| 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 |   | 课程课时 |   | 
| 使用教材 |   | 
| 授课章节 |   | 
| 授课对象 |   | 
| 授课地点 | ○教室 ○实训室 ○企业 ○运动场地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   |   | 
|   能力目标 |   | 
|   素质目标 |   | 
| 学 情 分 析 |   学生知识 结构分析    |   | 
|   学生学习 态度分析   |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 
|   教学难点 |   | 
| 教学 策略  | 教学理念 |   | 
|   教学方法   |   | 
| 教学手段 |   | 
| 教 学内容 | 课程内容 |   | 
| 思政案例 |   | 
| 教学环节设计 | 导入环节 |   | 
| 新授环节 |         | 
| 课堂总结 |   | 
| 教学设计创新 |   | 
| 学习资源 |   | 
| 思政 育人 总结 |   | 
 
   
附件3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课程思政”讲课比赛评分标准
|   评审指标 |   评审标准 |   分值 |   得分 | 
|   思政特色 (30分) | 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联系紧密,有机融合;德育功能突出,感染力强,效果明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同感。 |   30 |   | 
|     教学准备 (10分) | 围绕教学中常见的、典型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   5 |   | 
|   课件内容清晰合理,图文并茂。   |   5 | 
|   教学内容 (20分) |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   10 |   | 
| 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   10 | 
|     教学组织   (20分) | 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 教学手段,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   10 |   | 
|   教学时间合理安排,课堂应变能力强。 |   5 | 
|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 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   |   5 | 
|   语言教态 (10分)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 |   5 |   | 
|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 神饱满,亲和力强。 |   5 | 
|   现场答辩 (10分) |   对课程思政理念充分理解,注重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具有随机应变能力。 |   10 |   | 
|   总分 |   |